一场“毫米级”较量背后的智慧

时间:2025-06-25 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:梁媛 编辑:龚若丹

分享到

6月18日开始,湘西北遭遇强降雨,澧水上游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。面对澧水突然“发威”,全省水利部门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智慧智能平台,精准测报、科学调度,提前预判洪峰,调度江垭、皂市两座水库以“毫米级”的精准度开闸泄洪,有效避免了下游河段超保水位发生。

江垭水库开闸泄洪

开闸泄洪要精确到毫米

6月19日18时,江垭水库闸门缓缓开启,以每秒600立方米的流量泄洪。

“水库开闸泄洪不是‘拍脑袋的事’。”省防御中心调度部副部长潘洋洋说,既要考虑上游泄洪、库区容量,又要考虑下游承载流量。从接到暴雨预警,省水利厅便启动24小时会商机制和调度值班,联合气象、水文部门滚动更新预报,全方位制定水库调度方案。

接到泄洪的调度令后,闸门操作又是关键一环。“如何控制好流量,闸门开多高要精确到毫米。”江垭水库水电站站长谭哲文说。

6月19日,江垭水库闸门操作人员提前将设备切换至自动模式,通过视频监控与开度仪实时跟踪闸门状态。并对闸门、预警、防汛视频监控等系统进行全面“体检”,确保万无一失。

6月19日17时30分,闸门操作人员登录计算机集控系统,利用大数据模型推演数据,对闸门精准设置。18时,闸门开户,开启高度与预定刻度不差分毫。

数据支撑赢得防汛“窗口期”

防汛抢险科学决策的背后,需要数据的支撑。此轮强降雨过程中,澧水流域多处水文监测站点受损,监测数据无法及时上传到后台。接到支援指令后,专业服务数据监测的湖南湘银河传感科技有限公司,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,成立应急抢险专班,紧急开发北斗短报文中转平台,将现场监测数据通过北斗通信实时传输到水文监测平台。

数据支撑,为科学决策赢得了时间“窗口期”。“最初预报降雨量350毫米,实际降了近370毫米,数字孪生系统让我们提前预判了洪峰规模。”谭哲文说。数字孪生系统将卫星遥感、北斗定位与地面监测数据融合,进行推演,成功将洪水演进模拟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5分钟。

6月24日,澧水流域的每一场雨、每一道闸门,在数字孪生江垭工程系统的电子大屏上尽显。“这些立体建模图将整个库区都‘复制’到了电脑上,可为防汛科学决策提供直观依据。”谭哲文说。

责编:梁媛 编辑:龚若丹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